医学、卫生、健康,我们懂其真义吗

学医者,应当对医学有一个相对完整、逐渐深入的认识。但是医学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卫生、健康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医学、卫生、健康三者有何关联与不同呢?学医后真的了悟了吗?这是一个关于学理的基本问题。虽然基本,但仍待澄清。

医学、卫生、健康究竟是何概念,有何关联

■医学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继而转化成现实的行动,关注和追求群体的健康

■卫生因应于医学,也包括“防诊控治康”五方面,两者是贯通的

■健康,是医学及卫生的目标与结果,以目标性、结果性、民生性为主要属性

医学以学术性、技术性为主要属性。它做的是学问,着力于对自然规律的发现揭示、对实用技术的发明创新。但医学的学术和技术,绝不仅仅是狭义的生物学或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内容的确是医学的主要基础和主干体系,但远不是全部。

医学是“多学”,是“人学”。所谓“多学”,包括三大学问体系:一是自然科学(包括生命科学等),二是社会科学,三是人文学科。医学是将三者结合起来所构成的关于维护人、人群、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的学术与技术体系。对人的关怀, 对人的终极利益的追求是医学的宗旨,因此,医学还是“人学”。我们在学医时,既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也要探究很多社会科学问题,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以及人文学科,如艺术、伦理等。 协和医学院大部分学生受到的教育主要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科技教育,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远远不够,因此,走出校园后,在继续学习生命科技相关的内容外,还要特别注意充实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医学包括“防诊控治康”五方面内容。所谓“防”,就是预防,即防止得上病;所谓“诊”,就是诊断,即知道得了病、得了什么病、得了多严重的病;所谓“控”,就是控制,即阻止小病变大病,阻遏一个人的病传给他人、一群人;所谓“治”,就是治疗, 即纠正患者的病理或病理生理状态;所谓“康”,就是康复,指急性病能够加快康复,慢性病能够在疾病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动员机体能力和代偿,使其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维护和提升。医学从以上五个方面维护健康,五个方面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医学按照关注点与着力点的不同可作两类划分:一类是聚焦于个体健康问题的临床医学;一类是着眼和着力于实现群体乃至人类健康效益最大化的群医学。两类医学均包括“防诊控治康”内容。 医学既关注个体,也关注群体。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医学,特别是其主要承载者医生比较偏重于个体病人,较局限于当前,而对群体健康和人群长远健康的关注、意识、作为远远不足。 因此,医学界,特别是医生、护士们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概念、新的观念、新的意识,继而转化成新的行动——关注和追求群体的健康,关注和追求一个种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 由此,群医学应运而生:群医学是融合、运用当代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基于现实可及的卫生资源条件,统筹个体卫生行为与群体卫生行动,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效益最大化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 有理由相信,群医学的兴起将深刻地改变现代医学的观念和面貌。


小编  :  健康树屋 - @玉琴

因为热爱所以加入健康树屋.“人人健康项目”一直发挥我们全国公认的专业实力,帮助社区老人、儿童主和创业者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评论


About ME

about me

James Jin

从事大众健康数十年

10多年来,“人人健康项目”一直发挥我们全国公认的专业实力,帮助社区老人、儿童主和创业者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Contact ME